盛夏时节,来顿海鲜啤酒小烧烤是很多吃货心中的一桩美事。美食虽好,也要当心病从口入,警惕“吃”出来的肝炎——戊肝。
今年7月28日,是第12个“世界肝炎日”,说起甲肝、乙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戊肝呢?却鲜为人知,为进一步普及肝炎防治知识,提升社会公众和重点人群防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湘潭市疾病控制中心卫士秋医生为大家细说戊肝:
一问:得了戊肝有哪些症状?
答:戊肝在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普通胃病。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小便发*、腹胀、眼睛泛*等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也可能侵犯胃、脾、肾与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如果是重症患者还会发展成为急性肝衰竭,面临死亡的威胁。
二问:戊肝是什么?
答:戊肝是由戊肝病*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性肝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约万人感染戊肝病*,造成约万例临床病例和人死亡。我国是戊肝高流行区,报告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居急性病*性肝炎之首。
三问:戊肝是如何传播的?
答: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猪、牛、羊等都是戊肝的宿主。有调查显示,猪的戊肝病*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同时,贝类海产品中戊肝病*的携带率也较高。很多人为了追求食材的新鲜口感,喜欢生食海产品或者吃一些未炒熟煮透的猪肉、猪肝或其他肉类,而这都有感染戊肝的可能。此外,食用受污染的蔬菜水果或使用受污染的餐具,也都存在感染戊肝的可能,有食用生鱼片、醉虾以及吃火锅不烫熟等饮食喜好的人千万要当心。
戊肝同甲肝一样,都是“病从口入”,主要通过“粪-口”进行传播。即由病人潜伏期或急性期的粪便或血液中的戊肝病*污染了水源、食物等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此外,戊肝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接触传播。
五问:戊肝应如何预防?
答:预防戊肝,关键有两点:第一严守入“口”关。既然是“病从口入”,那首先肯定是注意饮食卫生,例如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不洁饮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生熟菜板分开,海产品、肉类充分煮熟再食用等。
第二构建免疫屏障、积极接种疫苗。对于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员、中老年人、育龄期女性、患有基础肝病的人群以及学生、疫区旅行者等有可能感染戊肝病*的高风险人群,建议接种戊肝疫苗来进行预防保护。
疫苗按照0-1-6月间隔接种三针,16岁及以上人群自愿自费接种。备孕期女性,建议孕前6月接种疫苗;另外患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患者,也建议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尽快接种戊肝疫苗。
“我们一定要把戊肝重视起来,出现症状要及时寻求正规治疗。”秋医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加强水源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处理食材和吃饭前都要认真洗手,不饮生水,海鲜、肉类等食物要煮熟煮透,尽量减少进食生或半生的食物。
(文/湘潭市疾病控制中心扈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