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中,中国肝病专家沿用欧洲肝病学会的提法,把乙肝的治疗终点分为三个层次。
1.理想的终点:乙肝病人经过恰当治疗,停药后获得持久的HBsAg消失。
2.满意的终点:HBeAg阳性的乙肝病人,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学应答(也就是HBVDNA测不到),ALT恢复正常,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也就是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HBeAg阴性的乙肝病人,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学应答和ALT复常。
3.基本的终点:如无法获得停药后持续应答,抗病*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学应答(HBVDNA测不到)。
达到理想终点或者满意终点,也就是说,如果停药后HBVDNA和肝功能能够长期保持正常,就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了。但这种情况却很少见,大部分病人在停药后都会面临复发的风险。一旦复发,就会出现HBVDNA再次升高,并伴有肝功异常,严重者则会出现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专家才把长期服药维持HBVDNA测不到作为基本终点。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是乙肝病人而言,长期服用抗病*药物,保持HBVDNA阴性、肝功正常,才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治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多数乙肝病人一生不出现肝硬化、肝癌。恰恰相反,奢谈治愈可能会让很多乙肝病人纠结于如何尽快停药,从而陷入无谓的焦虑之中。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如果有一种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乙肝病*从人体内彻底清除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把根治乙肝作为治疗目标了。然而,现实中还不存在这等“神药”。不论干扰素还是口服核苷类抗病*药,都无法实现清除乙肝病*的任务。所以,我们只能制定更低一点的治疗目标。
在年底刚刚修订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由此看来,对于乙肝的治疗,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些观念:
1.现在还没有能够根治乙肝病*的药物,所以治疗乙肝的目标是延缓或减少肝病的进展,最大限度的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长期使用抗病*药物,来抑制乙肝病*复制。
治疗乙肝有哪些方法?
目前用于临床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药物有两类7种,即:α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
干扰素的疗程固定,一般建议治疗一年;但有效率较低,对于中国病人(这是由乙肝病*基因型决定的)更是如此,停药后的持久应答率为20%~40%;而且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也比较多见。
核苷(酸)类似物是口服药,给药方便,控制病*复制的能力也较强,而且副作用也较少见。但这类药物有两个缺点:一是需要长期服用,很难明确停药时间;另一个是,长期用药会增加耐药变异的发生风险,一旦耐药就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所以现在推荐使用耐药变异发生率较低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作为优先选择的口服抗病*药。
此外,许多国内外肝病专家也在开展干扰素和口服抗病*药之间的各种联合治疗研究,但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以推广。
由于现在的治疗药物还无法根治乙肝,治疗药物的选择和治疗过程中的随诊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建议乙肝病人选择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生定期随诊,充分沟通,从而提高抗病*治疗的疗效。
闫杰
YanJie
医学博士,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肝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肝病学会委员,北京感染病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理事。
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慢性肝病(如慢乙肝、慢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的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尤对肝硬化并发症的二级预防进行广泛研究,具有深刻认识。
先后主持科研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译专业论著4部。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年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
熟练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曾主持搜狐论坛乙肝版块,-年度连续获得“十大优秀版主”称号;现为新浪微博知名肝病科普专家、微博签约自媒体(ID闫大夫聊肝病粉丝7万余)。
在《大众医学》、《健康之家》等纸媒,以及爱问医生、好大夫在线等网络医学科普网站发表科普作品百余篇,每篇文章的平均点击量约为5万。
自年起,在甘肃卫视《聚健康》、华医网、腾讯视频等进行各种形式的视频科普讲座。
专家门诊:每周二上午8:00-12:00
医院肝病专家诊区五诊室
如何预约我?
北京市已实行网上预约挂号。亲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