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村落。“高楼”之名,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吴刘氏之官第。据《吴氏族谱》载:“吴刘氏数人为官,建郎官第,耸立高楼。‘高楼’之名即由此出。”清乾隆年间拔贡攸人陈启畴有《冬日由鸾山赴城道经高楼》诗云:“七载经行地,郎官第尚存。”也说明高楼之名实源于官第。
高楼钟灵毓秀,风景优美。陈启畴曾有多首吟高楼的诗,其一:“可园春暮一罇同,襥被苍茫客路中。鹅鸭满地羊下岭,杜鹃啼处夕阳红。”描写了高楼农民养殖业繁盛的景象。高楼八景历来被人称颂,吴刘云衢(--,时称“东乡一支笔”)有诗赞曰:“月照高楼分外明,只因水近鹿塘清。钟鸣青竺声催晓,学讲云阳道更生。水口跃龙龙利见,竹山栖凤凤和鸣。旦欣实竹平安报,一曲琵琶庆太平。”
高楼与草田两处龙潭的水同出一源,每到夏秋雷雨季节,两处龙潭间常会出现雨霁彩虹奇观。这时,正在田间劳动的人们,就会看见从龙潭口中突然吐出赤橙*绿青蓝紫七色气体直射天穹,不一会儿,七色气体横过天宇,形成一道弯弯的彩虹横跨东方的天际。过去,人们都称这是“龙吐气”,这就是吴刘云衢先生诗中所描写的“水口跃龙龙利见”的原由了。
高楼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多人,31姓氏,吴刘氏占六成。山林面积1.2万余亩,
高楼的地形地势可概括为:背靠紫云峰,腰倚龙潭水。上与下洞接壤,直通鸾山;下和龙口紧邻,直达大坪。金子寨、笔架山前为朱雀,桑梓坳、天火坪后作玄武。
高楼树木花草品种繁多:杨梅坳有杨梅,茶坡坳长茶桢。松树杉树赤岗楠,香樟梓树鹅掌楸。泡桐女贞马尾松,苦楝乌桕落叶红。棕榈皂荚梅桃李,侧柏*杨枣柚橙。高楼野生药物,布满山岭。百合淮山金樱子,车前瓜蒌蒲公英。白芨半夏鱼腥草,青蒿香薷土茯苓。葛藤薄荷虎耳草,台乌丹参过山龙。钩藤紫苏金银花,山楂益母白茅根。凤尾草和海金沙,甘菊木瓜栀子仁。七叶枝花好蛇药,叶下珍珠治肝病。何首乌墙根都是,青木香篱笆爬满。苍耳子随处可采,夏枯草长满岸垄。
高楼矿藏资源以铁矿石最为有名。攸县炼铁始于明洪武年间,采矿、炼铁工业集中于高楼,有“高楼铁矿供应48家铁厂”之称。攸县饼铁始产高楼,年产量达万担。新中国成立时,攸县人民铁厂始建于高楼,年产量余吨。后铁厂迁往官田,再迁酒埠江为地区钢铁厂,高楼成为铁矿供应地。“大跃进”时期,高楼新建土炉余座,至今在高楼后山,铁渣成堆,炉骸残存。改革开放初期有乡办铁矿一个,年产量吨;村办铁矿8个。
吴刘氏是高楼的一大旺族,始祖吴启泰明初从攸县东乡石桥迁居草田,其长子吴彰文,壬戌进士,任湘阴县令,分居高楼,开籍立派。现任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吴刘爱清为彰文第19世孙。高楼吴刘氏历代人文蔚起,据吴氏族谱载:宋时吴刘氏先人吴希奭与文天祥勤王抗元,为抗元英雄。清代有吴刘旭楚,宅心长厚,救贫扶困,歉年卖谷减价,县令冷又熙匾旌“懿德可风”。再有吴刘东鸾,生性聪颖,为文敏捷,家贫以青毡居业,后终以饩满成岁进士。时吴刘东鸾年已花甲,遂不乐仕进,甘栖烟霞以终老,闭户著书。吴刘伯友,精通岐*(中医)之术,尝以仁心行仁术,有求必应,虽有深夜寒宵不辞,烈风苦雨不避,手到病除,敬全活甚众,名闻衡湘茶醴。又有吴刘载升,弃儒业,专岐*,乡人多疫,邻居皆扃户绝迹,吴刘载升独不畏惧,贫贷汤药,富不索酬,昼夜不惮劳瘁,起沉疴而获生者,指不胜屈。
高楼是一块红色土地,年建立了高楼农民协会和游击队,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年12月,攸县独立营并各游击队分别回攸县开展游击战争,20日,独立营在高楼、幽居击毙国民*义勇队20余人。年,攸县苏区掀起了扩大红*队伍的高潮,高楼区扩大了一个连。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地方红色*权遭到破坏,高楼村就有吴刘建初、吴刘金庭、吴刘阁仔、吴刘石其、吴刘福田、吴刘桂林、吴刘瑞章、吴刘开生、吴刘祖生、吴刘清林、吴刘凤毛、欧阳仔乃等12位红*战士遭敌人杀害。
高楼,元明时属清阳乡,清属清阳乡泰都,民国初属中和镇,后属四区泰字乡,年属国泰乡,年银坑乡。年7月成立高楼乡,属七区,后称慈峰山区。年6月属银坑乡,成立高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年9月属金星人民公社银坑大队,年1月改称银坑人民公社,年3月从银坑大队分出,成立高楼大队,年4月改称高楼村。年2月属莲塘坳乡,年4月改称高楼社区。有98%的农户建成了各式各样的砖瓦水泥结构新居。又建成了高楼村委会办公室,改造和扩建了农贸市场,安装了50盏路灯,建成了湘东大舞台。架设了一条全长余米双管自来水管道。建成大屋、龙口两组亩高产示范优质水稻基地。扶助祠堂组新开发了15亩葡萄示范基地。
作者:陈安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