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之特色
TUhjnbcbe - 2021/1/8 14:53:00

1.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

谢师认为肝硬化发病,或由疫*积滞、或由情志内伤、或由劳欲过度、或由饮酒过度或由失治误治、久病体虚,形成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另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而致脉络瘀阻,或脾虚失运,湿聚为痰,由痰致瘀,气滞血瘀痰凝本病乃生。而正气虚亏为发病的内在因素,正如《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针对肝硬化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不可因气滞血瘀痰凝而一味攻削,“则病未消而元气已消,其害可胜言哉。”若单纯“补之,真气未盛,邪气交驰横掠而不可制矣。”肝病日久不愈,必有郁热和湿邪,而郁热可耗伤肝肾之阴,湿邪又易损伤脾肾之阳。故而谢师立扶正祛邪为本病治疗原则,攻补兼施,其病乃愈。

2.论治以肝脾为要

在本病的论治过程中,谢师特别强调肝脾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肝与各脏腑间关系极密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肝体阴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七情失节,五志过极,易化火生风,致瘀而耗伤阴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足百病丛生,“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脾胃健旺,饮食能进,气血自生;脾胃调和,气血顺行,诸邪易去。然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二者一动一静、一阴一阳,潜方用药需彼此兼顾。谢师以此为治疗之要,令肝气得舒,自不克土,脾得健运,肝体得养,痰瘀得行。

3.注重肾脏与肝脏关系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均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精血又相互滋生,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肝肾之阴亦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肾精不足,血化乏源,可因虚而瘀;肾气虚,化生元气不足,激发推动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减弱,可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肾阳虚,蒸化、推动不力,可致血行迟缓而成瘀。血瘀日久,肾得不到气血的濡养,亦可致肾虚。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故谢师主张治疗时兼顾二脏,功补兼施,“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4.因人制宜

谢师认为辨别病人体质之寒热虚实,对立法用药有一定指导作用。如对年长但体质偏热者,投以舒肝清热之剂,疗效甚佳:对年轻但体质偏寒者,投以辛温之剂,屡投屡效。注意兼杂之证,细心研究,辨证施治,往往事半功倍。

1
查看完整版本: 谢晶日教授治疗肝硬化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