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剖析
邵××,女,25岁。
主诉:乏力气短,胁痛腰酸时有反复已3年。
现病史:患病*性无*疸型肝炎,医院门诊治疗半年,并住院治疗半年,肝功能持续异常。迄今已九年余。
症见气短乏力、面色无华、食纳不甘、有时恶心、胁痛腰酸、夜寐尚可,大便溏,小便有臭味。检查腹部柔软,肝在助缘下1厘米,质软光滑,脾未触及。
肝功能化验:谷丙转氨酶国际单位,麝浊13单位,澳抗(一),丙肝抗体阳性。
舌象:舌苔稍白、舌质正常。
脉象: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慢性迁延性丙型肝炎。
中医辨证:气血两虚,肝肾不足。
治法: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华畅中医治肝病特色治疗方案
方药:北沙参15克,草河车10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2克,订子肉12克,生甘草10克,生地12克,白芍15克,虎杖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川断15克,半夏10克。
治疗经过:服上方二十剂后,身倦仍在,纳食尚可,复查肝功能正常:谷丙转氨酶单位,麝浊8单位。
继服上方二十剂,症状同前,上方加生芪15克、五味子15克。9月23日复在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单位、麝浊10单位,方药如下:
生芪15克,*参12克,生地12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川断15克,秦皮12克,菟丝子12克,诃子肉12克,白头翁12克,生甘草10克,仙灵脾12克。
年10月25日,疲乏减轻,纳食增加,其它无明显自觉症状,上方加藿香6克,以后按上方略有加减。曾加用过(祖传秘方)生地炭、乌梅、*精、阿胶珠、山羊血等多味药若干量,焙开研末,每次3克,每日2~3次。
年2月9日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正常,麝浊8单位。继服前方。3月5日复查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丙肝病*转阴。
按语
患者慢性肝炎9年末愈,乏力、纳呆、面色无华、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血两虚,方中以生芪、*参、*精、生地、当归、白芍、阿胶珠、川芎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用山羊血之血,肉有情之品养血,患者病久胁痛腰酸,絮浊不降,谷丙转氨酶偏高,证属肝肾不足,湿热未尽,方中以沙参、菟丝子、女贞子、仙灵脾滋补肝肾。因便溏用诃子肉、秦皮、白头翁以固肠止泻,且清热利湿解*。
经治疗半年,气血得复,肝功能恢复正常丙肝病*转阴,后用丸药以巩固疗效。
本例病案治疗医师:王银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