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得了肝病,膏方能治吗当然能,坚持吃还能长
TUhjnbcbe - 2020/12/3 14:22:00

“膏方啊?我今年早就订好了。”

昨天回家的时候,在楼下遇到了邻居。

说到冬天进补这回事,她表示非膏方莫属。

简单寒暄几句。

回家以后,拿出祖辈在宣纸上开膏方的书法墨迹翻阅。

字里行间,医理之中,无不显示出中华膏方的神韵。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一句民间谚语:

冬天进补,来年打虎。

通俗来说就是,冬天是一个进补的好季节,补对了补好了,那来年自然会拥有武松一般的体能。

可进补用什么来补呢?就像邻居说的

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膏方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神奇。

膏方始于汉唐,盛于明清。

先秦至汉,中医经典著作《*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膏方的描述——“马膏”。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

晋代的葛洪著述了一本书叫《肘后备急方》,这本书上面则记录了黑膏。

南北朝的时期,陈廷之《小品方》记载有单地*煎。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录了金水膏这一膏剂。

到了宋代,记录膏剂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例如赫赫有名的琼玉膏、宁志膏、国老膏以及银杏膏等。

看到这里,是不是你会问:古代的膏方这么多,那有没有什么名人用过啊?效果怎么样呢?

别着急,下面我就要说到了。

菊花延龄膏有防衰美容之功,是慈禧老年最喜欢、最常用的药膳之一。

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张仲元、姚宝生等御医为慈禧太后所拟方。

当时的医案记载到:“老佛爷脉息左关弦数,右寸关洪大而滑。肝经有火,肺胃蓄有饮热,气道欠舒,目皮艰涩,胸膈时有不畅”。

遂制作了菊花延龄膏,慈禧服用后气色大好,于是命御医继续研发膏方。

然后就有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的近30首内服膏方。

也可以说,慈禧的膏方为后世研究膏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再来倒推,看看历史上最长寿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为什么活得比其他朝代的皇帝长久呢?

养生,乾隆帝最喜欢养生。

什么泡脚、药浴、药膳他通通都在行。

同时,他的日常饮食中也必不可少进补的膏方。

清乾隆皇帝到晚年,御医*元御根据皇体的体质状况,改良了一款叫“全鹿膏”的膏方,以名贵药材熬制,健脾益血。

乾隆服用一段时间后,感到精力充沛、面色红润、精气神强劲,便在69岁、73岁高龄时又两次南巡,而且在耄耋之年仍能生育。

不仅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还是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帝之一。

除此之外,乾隆年间,一度瘟病时疫肆虐、呼吸系统疾病频发。

乾隆帝下旨,联合多位国药大师对原“秋梨膏”的组方进行了二次调整,在瘟疫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那到了近现代,膏方不仅风靡全国各地,还名扬海内外。

特别是每年的冬令时节,很多港澳台同胞、外国友人专门到国内定制膏方。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膏方尝到了甜头:

老年人服用膏方后睡眠改善,体质增强,安享晚年。

慢性病患者服用膏方后病痛缓解,身体慢慢改善。

用两句话概括,那就是:

何谓膏?正韵泽也。

膏方者,博雅润泽也。

膏方,“高”在哪里?

一高,高在功效。

讲一个我们的医友服用了晚安膏后的真实案例吧。

52岁,女性,常年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早醒多醒,一天算下来也就能睡4、5个小时。

长期还伴随着头晕头痛、虚弱无力的现象。

在服用了晚安膏一段时间后,她再次复购,并欣喜的向我们表达她现在的睡眠已经大有改善。

虽然晚上还是会醒来一两次,但比起之前来看,睡眠变沉了,也能很快入睡,第二天醒来后也不会觉得困乏,精神较之前好了很多。

划重点,我记得这位医友当时是只服用了一瓶晚安膏,就有了这样的改善。

那接下来,我来总体说一下膏方能治什么病?

1、恢复元气

很简单。

就是指一些由气血不足引发的病症,比如女性痛经、乳房问题、手脚冰凉等。

或者元气大伤后,比如大手术、女性产后等,也可以服用相对应的膏方来恢复体内元气,补虚扶弱。

2、增强免疫力

免疫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内正气,正气不足,邪气就容易入侵。

那怎么提高正气呢?不喜欢喝汤药的,就可以选择膏方。

尤其对于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平日服膏方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正气。

3、延年益寿

与其追求不可能的长生不老,还不如顺应自然,调理身体,健康的活着。

人啊越到老,五脏六腑机能就会下降,继而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症状。

这个时候进补膏方就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脏腑功能。

4、日常养生保健

你说没病没灾,日常可不可以吃膏方啊?

当然可以。

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

什么意思呢?

从预防开始做起,杜绝疾病的发生。

二高,高在制作工艺。

好的膏方,除了合理的处方,上乘的药材及配伍外,加工工艺也至关重要。

●膏方的灵*支柱——方剂●

这款膏方的治疗思路是什么?

化裁自哪个古籍药方?

怎样调配出适合现代人体质的药方?

这些都是在做膏方前,中医生要做的第一步。

开方完成后,就需要严格按照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配方,一人一方不可混淆。

由专业医师抓药,检测药材质量。

●浸药材●

配好的药材要经历的第一步处理就是浸泡,冷水浸泡一段时间。

为了煎煮时药物有效成分能快速充分溶出。

当然每一种药材的质地不同,自然浸泡的时间也不相同。

但浸泡时间一定要不低于4小时。

●煎煮●

完全浸泡好的药材就要下锅进行煎煮了。

整个煎煮过程需要进行2—3次煎煮,大概需要3小时左右。

头煎最为重要,此时药汁渐浓,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

如有必要,可进行3煎。

反复煎煮,也是为了药效的升温加工。

●滤渣沉淀●●浓缩●

将取出的的药汁进行浓缩,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然后取出,放在一个容器里,继续熬制。

改为小火同时还要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特别容易烧焦或者粘锅底。

待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就说明已经浓缩好。

我们称之为——清膏

●收膏●

将一些贵重药材研磨成粉倒入清膏中,再辅以蜂蜜,共同熬制。

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滴水成珠即可,咱们又称挂旗。

这样膏就熬制好了。

●包装●

将收好的膏装入干净的容器内,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却后,再加盖。

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哪一步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膏方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有人问啊:那守正的膏滋也是这么做的吗?

并不是。

守正的每一款膏滋,都比传统制作多了一个步骤。

咱们自从做产品以来,共上了6款膏滋:

七珍膏、养元膏、酸枣仁百合膏、树莓秋梨膏、妙妙建中膏以及玫瑰陈皮膏。

为什么这么多年只研发了6款膏滋呢?

我想可以用八个字来解释——精雕玉琢,方成大器。

第一,做法。

多次试验修订药方,亲自走访原料取材地,亲自挑选用料,全程人工制作,做到用心二字。

就以最新研发的玫瑰陈皮膏来说。

主料之一的平阴重瓣玫瑰,是中国传统古老玫瑰的代表(有多年的栽培历史),也是国家唯一认可的可做药食用的玫瑰。

而且据传唐代杨贵妃每日沐浴用的玫瑰花瓣就是重瓣玫瑰,以此保持肌肤柔嫩光泽。

像这种玫瑰一般是5月上旬开放,花期半个月左右。

什么时候采摘最为妙呢?

当然是在玫瑰花蕾含苞半开之时采摘。

我们的采摘团队从凌晨4点开始采摘,7点以前结束。

此时花中香气最浓郁,颜色最鲜艳,朵朵饱满,水分充盈,营养含量也是最为丰富之时。

采摘完成后,便开始炮制加工。

不断改进、调整。

历时6个月,这款疏肝理气、美容养颜的玫瑰陈皮膏才彻底完成。

像很多人问得了肝病,能不能吃膏方呢?

当然可以。

(点开)

第二,态度。

透过时光这面镜子,让记忆穿梭回那个膏滋初生的年代

你就会发现,里面尽是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先贤的智慧以及匠心的艺术。

所以膏滋是传承,是穿越千年的民族国粹。

轻轻抿一口,顺着喉咙滑下去.....

此时它带给你的不仅是历代华夏子孙凝聚而成的博大智慧,更是一种上千年的传承。

什么是传承?

传承不该是一缩再缩,更不该是冷冰冰的工具。

传承应该是有温度的,他是文化流淌的根脉,不容断代!

我们正是希望做这样的传承,做这样的后代。

以及做这样有文化传承的产品,来真正让中医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日互动

#你知道咱们的膏滋比传统膏方多了哪一步吗?#—TheEnd—好文推荐动动手指,来点个三连击吧~点击“分享”、“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得了肝病,膏方能治吗当然能,坚持吃还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