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养鸭宝典”免费订阅
鸭花肝病的症状有什么?
鸭花肝病是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的鸭病*性传染病,以软脚、摇头和肝脏、脾脏及胰脏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故暂称之为“花肝病”,其病原的归属问题仍在研究中。它主要侵害1月龄内雏番鸭,7-8日龄即可发病,最多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潜伏期为2-4天,发病率可高达%,死亡率通常为20%-30%,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给番鸭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即可波及全群,在出现死亡鸭后,病势发展较快,1-2天内即达死亡高峰。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可见病鸭精神倦怠、羽毛蓬松、直立无光泽,全身乏力、脚软,呼吸急促,濒死鸭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
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病变的肝脏出现灰白色斑样病灶,病灶大小不一自针尖至米粒大小,边缘不整齐、无光泽。十二指肠出血、溃疡、回肠有溃疡。脾脏肿大呈黑紫色斑点状。
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细小斑点,形状呈圆形较规则。本病的潜伏期5―9天,病程2―14天。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可见病鸭精神不振、羽毛蓬松、直立无光泽,全身乏力、脚软,呼吸急促,濒死鸭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
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病变的肝脏出现灰白色斑样病灶,病灶大小不一自针尖至米粒大小,边缘不整齐、无光泽。脾脏肿大呈黑紫色斑点状。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细小斑点,形状呈圆形较规则。
鸭花肝病的病原是什么?
对于鸭花肝病的病原,说法各不同,有呼肠孤病*、细小病*、副粘病*、疱疹病*等之说。在我国鸭花肝病是年新发现的鸭的传染病,最早在福建莆田、福清等地发生,随后相继在广东佛山、浙江金华和我国肉鸭饲养密集区发生,过去主要感染番鸭和半番鸭,近来在*曲霉*素、镰刀菌*素的作用下可以感染樱桃谷、力佳、花边等肉鸭。应激条件下,环境卫生差的鸭场此病发病率高。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自媒体服务平台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