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妈妈来说,照顾宝宝再累,心里也是开心的,唯一让妈妈感到心累的,就是宝宝生病。很多妈妈在宝宝生病的时候都会感慨,如果自己能代替宝宝,就算再严重一些,自己也能扛过去。比如有些宝宝在接种完疫苗以后,会出现发烧等现象,妈妈们也是不知所措,每次都紧张的不得了,对疫苗真的是“又爱又恨”。疫苗是全世界都在推行的,这是保护宝宝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火墙,是一定要去接种的。
一、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反应?
接种疫苗是为了给宝宝身体提供一些病菌的抗体,或者间接的去刺激宝宝体内的免疫力,让宝宝在以后面对这些病菌的时候,已经有了“武器”来抵抗。因为接种疫苗后,宝宝的身体内会接触到这些病菌的微生物,但是这些病菌不至于让宝宝生病,因为病菌活性很低,这也能反映出疫苗的效果。
二、接种疫苗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①大部分的不良反应,都会出现在接种疫苗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超过二十四小时,这些反应都会消失。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等,妈妈可以给宝宝在局部冷敷,但是一定要注意卫生问题,防止再次感染。
②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现象,温度大部分在38度左右,一般不需要刻意去处理,让宝宝多喝水,避免到户外玩耍,让宝宝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就可以了。如果发烧超过38.5度,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退烧药。
③宝宝哭闹厉害,睡觉不踏实。当然了,大部分宝宝都是没有什么反应的,该吃吃、该睡睡,这种现象也会在二十四小时以后消失。
④如果一些异常现象超过二十四小时没有消失,并且有严重的倾向,医院就诊,妈妈要仔细观察宝宝。
三、不同的疫苗接种后的一些反应
①水痘疫苗。有部分宝宝会在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局部的疼痛或者水肿现象,大部分在二十四小时候消失,而且会在未来的一周左右有发烧现象,但是大多数都是低热,不需要处理。也有很少的宝宝,会出现皮疹现象,也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②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会有犯困、焦虑不安、不想吃饭的现象,局部也会有红肿现象,这个也会在二十四小时后消失。
③Hib疫苗。这种疫苗,大部分出现的症状就是注射部位有硬结(肿块)现象,不要用手去触碰,也不要用衣服摩擦到,两三天后就会消失。
④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这种疫苗一般都不会发烧,极少数会有疼痛的现象,无需处理。
⑤流感疫苗。这种疫苗一般都是在接种半天以后,会出现肿痛的症状,就是不能碰,一碰就痛,有轻度发烧,如果不严重就观察,医院。
⑥麻疹疫苗。极少数的爸爸会在三天内出现荨麻疹,医院做相应治疗,这个疫苗父母要密切观察,有任何不好的反应,医院,因为有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⑦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肺炎13价疫苗。这些偶尔会出现发烧的现象,个别有食欲减低的现象,一般都没事。
⑧轮状病毒。一般都是口服,很少有出现问题的,有的话也是呕吐或者腹泻,如果超过两天,医院就诊。
四、打疫苗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①打疫苗之前的24小时,不能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如果有必须服用的药物,要在打针前告知接种的医生。或者对某些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的宝宝,也要提前告知医生。保证宝宝最近一段时间身体健康,没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现象。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在给宝宝接种之前,询问医生,再决定是否接种。因为疫苗可以推迟,不可以提前。
②打针后,不要着急回家,要在观察室停留三十分钟以上,有问题及时告诉医生。因为如果出现过敏等现象,在三十分钟内抢救是最佳时机,多观察点时间,还是有好处的。严重的过敏现象包括呼吸急促困难、声音有明显变化、心跳加速,面色发红。回家后,尽量三天内不要给宝宝洗澡,让宝宝多待在家里休息,多喝水。
疫苗中,是含有一些其他物质的,是用来提高宝宝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有人说,接种疫苗是有小概率风险的。这句话没错,但是即使是小概率风险,它带给我们的好处,可是远远的要大于这些风险的。作为妈妈,应该学会观察宝宝,如果宝宝整体状态不错,那就在家里观察,如果是你无法解释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