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6 21:31:00
围桌共食,互相夹菜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一盘菜无数双筷子夹来夹去,在推杯换盏间便给了各种细菌大量传播的机会。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专家指出使用筷子接触性用餐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早在年非典暴发后,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使用公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再次强调使用公筷的重要性。什么是公筷?指专用来夹菜的筷子,一般为白色,每人配备一双,只可在夹菜时拿来使用。有实验结果显示:不使用“公筷”的剩余菜品的菌落总数会比使用“公筷”的剩余菜品的菌落总数多出好几倍!检测专家表示:不使用公筷,一方面会将自生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感染。不使用公筷会有这些危害:污染菜品,浪费食物混用餐具会对菜品造成污染,增加细菌的数量,吃不完的菜品很快就会腐烂发臭,造成食物的浪费。增加患胃部疾病的风险会提高胃幽门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平时所说的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幽门螺旋杆菌就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及时根治,后期还有可能形成胃癌。家里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同桌吃饭的被感染的几率也很高,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不使用公筷的话筷子就会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尤其在疫情反复期间,混用餐具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使用公筷,让全家人更健康,不用公筷的危害非常大,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还是嫌麻烦,容易混淆公筷,建议在家吃饭时,可以采用分餐制,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装到家庭成员各自专属的餐具中,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