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数据,
在所有癌症中肝癌发病率为第4位,
死亡率为第2位,
全球每年肝癌新发病例数约74.83万,
其中约55%在中国!
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肝癌,
可见肝脏是多么脆弱!
而肝病一直是我国居民高发病和常见病。
比如乙型肝炎,
我国乙肝传染率高达5.1%~10%,
约有万的病毒携带者,
其中万为确诊病人。
许多肝炎患者往往会心生恐惧,
从肝炎到肝癌究竟会经历些什么?
如何避免发展到癌症的阶段?
03:13本期嘉宾
黄丽雯
武汉医院
(医院)
现为武汉医院(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感染科、临床营养科主任,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各种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脏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发热待查疾病有独到的诊疗见解,对肝病和各类临床疾病的营养治疗亦有专门的研究。
有关病毒性肝炎你需要了解这些
01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02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03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04
如何预防甲肝和戊肝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疫苗已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我国已有戊肝疫苗,可自费自愿接种。
05
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丙肝
目前尚无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幅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以下行为也可有效预防丙肝: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等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如有生育意愿,最好在丙肝治愈后怀孕。
06
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和丙肝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因此,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
研究未发现乙肝和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07
有疑似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检查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建议易感染人群(如有输血、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使用消毒情况不明的器具文身、纹眉、修脚等行为的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偶或所生子女)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乙肝和丙肝检查,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湖北之声
《健康合伙人》节目
首播时间:11:00——12:00
重播时间:20:00——21:00
次日凌晨4:00——5:00
欢迎加入《健康合伙人》听友群
编辑:叶静
审核:柳芳、向秀、刘雅婷
监制:洪燕、刘征、宋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