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赤子情怀
——追记我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
光明日报记者陈劲松光明日报通讯员王泽锋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医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一直是全国医疗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医学大家,吴孟超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吴孟超是我军一级英模,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晚年的吴孟超仍用行动感召和激励后人——年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其赤诚之心感动了亿万观众。年12月,响应党中央号召,带头执行新出台的院士退休政策,为高级别科技干部作出了表率。
吴孟超生前工作照资料图片
初心
“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
在吴孟超胸前的资历架上方,永远佩戴着一枚鲜红的党徽——这份忠诚,源自他儿时质朴的红色情怀。
年,年仅5岁的吴孟超漂洋过海,随母亲到马来西亚投奔做工的父亲。抗战爆发后,正读中学的他和同学一起,主动把毕业聚餐费捐给国内抗日将士。不久后,吴孟超和同学收到了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那封电报像烧红的烙铁一样,深深地烙在了年轻的吴孟超心里,成为他最初的红色记忆。
“回国找共产党,上前线去抗日!”抱着这样迫切的愿望,年春,吴孟超踏上回国之途。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他只好回国后先求学,考取了当时的同济医学院。
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海外背景,吴孟超递交了19次入党申请书,直到年才如愿入党。“文革”期间,又因归侨身份,其党籍被暂停,但他仍按时交纳党费。“文革”结束后,当组织为吴孟超重新恢复党籍的那一天,他激动得失声痛哭了一场。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20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当时,一位国外知名专家看到吴孟超等3人是在两间破房子、几张旧桌椅上进行研究时,轻蔑地说:“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吴孟超听后,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个大字,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党和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
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这让中国医生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年,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的突破。此后,他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一台人体中肝叶切除术……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吴孟超说:“我的一生中有过两次誓言,当医生我是宣过誓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宣过誓的。宣了誓,就要信守这个诺言;宣了誓,就要为党分忧解难。”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他夜以继日奋战在临床一线;年抗击“非典”,他坐镇发热门诊,日夜收治患者;年汶川地震后,吴孟超要求带医疗队赶赴一线,因年事已高,组织没批准,他就通过网络会诊为前线服务,还以吴孟超基金会的名义为灾区捐赠了价值万元的急救药品。
吴孟超为党为人民不知疲倦地工作了一生,97岁时,只要身体允许,他仍坚守在临床一线,按时查房。“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吴孟超常说的话,他践行了一辈子。
仁心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医患关系冰冷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医者“不揽事、怕担责”。然而,吴孟超不同,他专收走投无路的重症病人。
正是怀着如此大爱,吴孟超完成了一例例教科书般的经典手术——
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像孕妇一样的大肚子前来求诊,经过12个小时手术,吴孟超大汗淋漓地为他切下一个18公斤的瘤子,直到今天,这仍是世界上切除的最大肝部血管瘤。
年,湖北女大学生王甜甜肝部长了个巨大的血管瘤,位于手术“禁区中禁区”的中肝叶,多方寻医未果,直到找到吴孟超才得到有效治疗。吴老为王甜甜细心手术,做了10多个小时,才把足有排球大的瘤子切下来。年夏天,在央视“朗读者”节目现场,已步入婚姻殿堂的王甜甜一见到吴孟超,眼里就泛起激动的泪花。
年春,“时代楷模”获得者、“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洲患上肝癌。吴孟超得知后当即表态:“这样的人民公仆要得到好报。”他决定亲自主刀手术,为陈清洲切除了巨大肿瘤和门静脉癌栓。
年4月,吉林一名70多岁的肝癌患者托人找到吴孟超。96岁的吴孟超仍亲自主刀,顺利切除了患者位于中肝叶的肿瘤。
在吴孟超看来,“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冬天查房,吴孟超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每个大年初一,他会准时出现在病房,握住每个住院病人的手道一声:“新年好!”
对于收“红包”、拿回扣这种事,吴孟超是深恶痛绝。曾经,一位被吴孟超治愈的印尼华侨非要送来一辆高档轿车,当即就被他上交给了组织。他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怎么能想着从病人身上捞钱?
吴孟超处处为患者着想,医院定了不少规矩: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清楚,决不让他们做第二次检查;能用普通消炎药,决不用高档抗生素;手术缝合尽量用手工,因为用吻合器,患者要多花好几千块钱。
雄心
“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人劝吴孟超,您都80多岁了,早已功成名就,也该享受生活、享享清福了,再站在手术台上,万一有个闪失,别影响了一辈子的声誉。吴孟超却笑着说:“我不就是一个吴孟超嘛,名誉,那算啥?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大家觉得,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吴孟超事业发展的顶峰了,但他并未停歇。他将国家和部队奖励的万元全部捐出,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用于扶持肝胆外科领域的青年才俊。他还联合6位知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的建议案,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今天,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
迈入新时代,吴孟超依然与时俱进、满怀冲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围绕十九大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内容为全院人员作辅导报告。年12月,吴孟超主动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的号召,带头光荣退休了,但他仍然不舍得放下手术刀,一如既往下临床进病房,研究阅读最新学术文献资料。他说:“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年年初,在海军军医大学“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典礼上,刚刚退休、精神矍铄的吴孟超一出场就掌声雷动,大会现场给他的颁奖词是——
一颗心许党报国,一双手济世苍生。呕心沥血,创建肝胆外科;鞠躬尽瘁,献身医学事业。德技双馨照亮坦荡襟怀,年近百岁续写医者传奇。
《光明日报》(年05月23日04版)
[责编:孙宗鹤]
(原标题:披肝沥胆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