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是全球人类健康的威胁,肝炎的发生可追溯到公元前,但人们对于肝炎的研究、预防和治疗却一直到20世纪才有所进展。肝炎主要由病*感染引起。截至目前共发现有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甲肝,乙肝病*在逐渐实现逐个击破,抗病*药物大幅提升了丙肝治愈率。然后最晚发现的戊型肝炎病*(HEV)一直严重被忽视。
据年WHO统计,全球大约有万人被HEV侵袭,每年有近万人发病,命丧其手的更是达到了7万以上。虽然戊肝是一种自限性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都和甲肝类似,但病死率却是甲肝的10倍。即使HEV感染被清除后,患者抗HEV的能力不是持续的,HEV再感染的风险依然存在。
我国为戊肝高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人群抗-戊型肝炎病*(HEV)IgG流行率为23.46%,其中西部流行率最高。几乎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感染过戊肝病*。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重症戊肝病死率较高
戊肝的最主要传播途径就是“病从口入”,也就是经消化道传播,最常见的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餐具等的传播,此外戊肝病*还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戊型肝炎多数都是急性感染,症状的可以分为*疸型和无*疸型,临床表现包括,*疸、乏力、恶心、呕吐、小便赤*、肝区痛等,进行护肝治疗一般在6周左右,就可以康复。但在有基础性疾病(尤其是肝脏疾病)和器官移植患者、化疗和放疗患者、艾滋病等免疫缺陷人群中易发生慢性化。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肝后,重症戊肝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
食品相关的从业者是易感人群孕妇感染后风险最高
戊肝是一种全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病,感染戊肝的高危人群包括:食品相关的从业者、畜牧养殖人员、疫区旅行者(留学,务工人员)、基础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集体生活人员(大学生)、育龄期女性、老年人及经常在外就餐者。女性怀孕期间,戊型肝炎病*感染可出现暴发性病程,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暴发性肝衰竭、膜破裂、自然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来自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妊娠期戊肝病*感染的发病率很高,相当一部分孕妇发展为暴发性肝炎,死亡率高达30%。此外,戊肝也可经母婴垂直传播,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感染戊肝病*。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戊肝的防控重在预防,目前,我国已经有国产戊肝疫苗,接种戊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戊肝,建议广大公众积极接种戊肝疫苗。疫苗按照0、1、6月间隔接种三剂,在我国属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推荐接种。
基础肝病患者、育龄期女性、中老年人、经常在就餐者、集体生活人员、食品相关的从业者、畜牧及海产品养殖人员、出国留学旅游务工人员这些特殊高危人群,更应尽早接种。
此外,应保持对戊肝的高度警觉,重视戊肝防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饭前洗手,注重食品安全,生吃瓜果、蔬菜时,要进行彻底清洗,甚至进行必要的消*。家人患有戊肝的,卫生间要经常消*隔离,不要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感染。
本文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