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博沃生物李津疫苗产业费用效益比1164 [复制链接]

1#

(记者徐红)日前,国家及吉林省药监部门对长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长生事件”)一事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公司被处以人民币91亿元的罚款。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药企违法行为开出的最高罚单,业内预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对国内疫苗企业产生震慑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长生事件也暴露了中国疫苗监管体制的问题。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疫苗领域的政策文件只有年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而该条例在年山东疫苗案爆发后才得到首次修订。因此,如何完善监管措施以维护行业健康发展,政府层面近期亦是动作连连。

9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若干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

此次会议提出,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强有力举措,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优化流通配送,规范接种管理,坚决堵塞监管漏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确保疫苗生产和供应安全。会议同时提出,要发挥国有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加强疫苗研发创新、技术升级和质量管理,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解决疫苗药品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弱等突出问题。目前,该《意见》尚待出台。

此外,《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也于10月22日下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审,草案将围绕问题疫苗案件暴露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修订。

在资本市场,长生事件爆发后,投资者对于中国疫苗产业的信心跌至冰点,拖累整个疫苗板块调整。

不过,也有投资机构认为,中国疫苗产业此后有望从弱监管走向强监管,因此看好疫苗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并且,在长生事件发酵的同时,凭亚洲首款埃博拉病毒疫苗走红的康希诺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有望填补港股疫苗股空白,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创新疫苗研发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那么,中国疫苗产业的现状到底如何?未来会有怎样的投资机会?中国的创新疫苗企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前景?怎样的企业才可能脱颖而出?对此,记者特采访了国内创新疫苗企业——博沃生物BD总监李津博士,请他分享了对国内疫苗产业的看法。

问:能否简单介绍下目前中国疫苗行业的现状?

答:疫苗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国产疫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自年我国开始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来,每年我国麻疹发病人数从最高峰万例下降到年不到例;流脑发病人数从最高峰万例下降到年不到例;乙脑发病人数则从最高峰20万例下降到年例。自年我国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至今,超过万名儿童免于乙肝感染,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0.5%以下。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主要疫苗品种自给自足的国家,也是自主制造疫苗品种和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率先开发成功了手足口病(EV71)疫苗、戊肝疫苗等,在疫苗创新方面做出了中国的贡献。此外,我国有甲肝、bOPV、乙脑和流感四款疫苗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证明在生产和制造方面,我国也有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的疫苗。

但不可否认,国产疫苗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疫苗研发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还比较落后,两者至少有十多年的差距,同时国内企业对原创疫苗研发的投入也不足。另外,我们国家药品生产真正实施GMP管理是在年以后,这相比国外要晚20~30年。而采用GMP标准后,并不是说我们就能马上向国外看齐,这需要时间。同时,企业对相关理念和规范的接受及消化吸收也会有一个过程。

问:长生事件后,资本对于投资疫苗行业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请问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答: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而疫苗的开发应用则被称为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方式之一。相关数据表明,考虑疾病带来的治疗费用和生产力下降,若用费用效益比值(CBR)来准确衡量疫苗带来的经济价值,疫苗产业的CBR可达1:16~44,即投资1元钱,可得到16~44元的效益。同时,参考全球发展趋势,疫苗和抗体药也是国内企业最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所以,疫苗是非常有投资价值的领域。

在互联网的时代,媒体(包括自媒体)人士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参差不齐,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疫苗风波”和“疫苗事件”的发酵都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从而经历一次从冲击--萧条--复苏--再次冲击的周期性震荡。

从长生事件来看,涉事企业具有毋庸置疑、不可推卸的责任。疫苗属于预防类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特别是儿童,因此,它是所有药品中对检查检验、风险控制要求最高的一种,需要从生产、检验、上市流通到接种等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对于疫苗来说,仅在生产监管环节进行飞行检查是不够的。所以加大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经营者违规违法的成本和代价,毫无疑问会给这个行业带来积极的变化,让行业得到提升。

另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除了提出要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外,还表示要加强疫苗研发创新。所以我觉得未来行业必将面临洗牌,不规范的企业会被淘汰,而立足创新的企业预计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扶持。

问:国内企业对原创创新型疫苗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均较弱,据称管理部门曾给了HPV疫苗研发10年时间,但时至今日还是波澜未见,您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做创新药,包括创新疫苗的风险大、周期长,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做从无到有(即从0到1)的创新的事,更多的还是喜欢做从1到10或者从10到的事。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因为有投资周期、盈利以及风控等要求,因此也极少有可以支持企业走完研发全程的。从疫苗这个行业来看,创新性肯定也还远远不够,现在我们的一些主流品种大都是对国外同类产品的跟随,普遍晚了10年~20年。

一个行业能否有足够的创新动力,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国家对此的政策和举措。目前我们国家对新药创制的支持虽较以往看力度有所加强,但在first-in-class以及早期的创新项目支持力度和政策落地上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问:那么您觉得什么样的疫苗企业才称得上好企业,未来才会有竞争力?

答:我觉得一个好的疫苗企业必须具有悬壶济世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标准,有严苛的质量意识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既要讲政治,也要讲科学,同时还应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特征。1、团队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了解行业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很好掌握疫苗生产的所有环节,另外还要有良好的市场销售能力等;2、企业要有良好的创新及国际化能力。如果有良好的国际化合作能力和渠道,能够及时掌握一些前沿的技术,先进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理念,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从短期来看,企业所做的规范生产和国际化、高质量化绝对会给自己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立业之本,也是差异化竞争的要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